這兒有些數據,你可以看看——《數字經濟2.0報告》預測,在未來20年,8小時的工作制度將會被打破,國內將有高達4億的勞動力將通過互聯網實現自我雇傭和自我就業。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數據,去年企業的靈活崗位需求增量指數相較前年,從3.1上漲到了8.5,增幅達到了174%。
Ps:這些數據將“矛頭”指向了“靈活用工”。
還存在這么一個現象:靈活用工在中國市場占比僅8%,在發達國家美國日本已經在50%以上。
可以預想到,未來十年,“靈活用工”將進入爆發期。
所以“靈活用工”的概念到底是什么?
舉個例子:當“雙十一”、“雙十二”或者元旦春節過年,電商平臺的用工壓力非常大,企業在一些“靈活變更”的崗位有極大的需求,大概有個1~2個季度的空窗期,需要補充新鮮血液(提供勞工合同并保有雇傭關系),但過了這個時間,這些“新鮮血液”需要重新換公司,即“大家一起賺錢,然后按合同來,好聚好散”。
相信看了這個例子,大家就有那么一些模糊的概念了!
“靈活用工”的人群種類分自由職業者、合同工和兼職人員、返聘退休人員、實習生、勞務派遣。
自由職業者:像編輯、會計、作家之類,提供專業性技能服務,不向任何雇主作長期承諾而從事某種職業。
合同工:企事業單位通過簽訂短期勞工合同招收的人員。
兼職人員:在比較靈活的時間里,給企業(第三方)提供腦體力的勞動支出。
實習生:企業針對性地培養有技術專長的生產一線后備員工,如電工類。
返聘退休人員:有很多優秀的高精尖人才都退休了,但是為了滿足技術等要求,所采用的“返聘”形式。
勞務派遣:對企業公司工作內容具有輔助性的特殊人員。
“靈活用工”究竟能給企業帶來什么?
1、突破人員編制的限制:像外資企業,人員編制基本都是固定的,工作流程也是標準的,但是總有這樣那樣的矛盾,而“靈活用工”正是解決之道。
2、符合項目制運營的需要:舉個例子:做軟件工程的人員流動。通常都是“一個項目,一批人,特事特辦”
3、符合季節性用工的需要:因為每個企業都有業務空閑期,舉個例子:像浴場行業就有淡旺季,冬天了生意特別好,和其它的季節相比有明顯收入上的差別,而旺季的營收直接決定了全年的利潤。
最后如果您有這方面相關的疑問,不妨考慮考慮聯系小嘉,給您貼心完善的服務!
嘉瑞國際人力資源(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注冊資本500萬,是具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頒發的《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資質的人力資源專業服務機構。
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為全國各類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提供專業的全方位服務,陸續建立了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的300余個網點,遍及中國大陸31省市,涉及人事代理、勞務派遣、崗位外包、業務外包、招聘外包、殘保金優化、薪酬優化等核心產品。
公司成長四年,摸索四年,經過多年積累及沉淀,于18年開展退休業務,并已成功為百余人次辦理退休,從根本上徹底解決企業人力負擔。